中国女足世界杯|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|加扎特奥库的世界杯激情能量站|gazateoku.com

李小鹏:与自我较量 |奥运回响

原创 你们的 ELLEMEN睿士

2024年龙年春节前,在北京东三环外一家球馆,场地和羽毛球一样规格,但中网更低一些,球是带洞洞的塑料圆球,一个清瘦的黑影动作利落地接发球,得分后跟队友碰一下球拍,给人感觉很靠得住。这是体操奥运冠军李小鹏在和同事一起打匹克球。这项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挥拍运动,被2024年巴黎奥运会列为表演项目。李小鹏现在的身份之一是香港匹克球推广大使。

奥运冠军退役后的人生总让人好奇。作为让人如雷贯耳的体操奥运冠军,李小鹏历经三届奥运会,斩获4枚奥运金牌,拿下16个世界冠军,超越前辈“体操王子”李宁。

自2009年退役后,李小鹏有了全新身份:曾任非凡领越体育发展(北京)有限公司董事长,现担任植观合伙人、首席产品官CPO,涉猎个人护理、影视制片、青少年体适能培训等行业。此外热心投身公益,曾任中国第二位劳伦斯体育公益基金会形象大使,近期公开活动则是参加第40届澳门公益金百万行。同时他依然没离开体操领域,解说了2023年杭州亚运会相关比赛。

李小鹏的体操生涯足够传奇,一波三折,堪称惊心动魄。最让人惊叹的是,他并不是一路所向披靡,而是在受到了命运一记重击——经历雅典奥运会“惨败”后,顽强地克服伤病、心理落差,打着石膏重返训练场,以惊人的毅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登巅峰,成为中国体操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第一人。

体操改变了李小鹏的一切。如今告别体操赛场十五年,曾经的经历在长久的人生中,依然带给他持续的力量和源源不断的激励。

在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里,李小鹏扬起手认真做起体操比赛出场的动作,神情坚定,动作有力,把人瞬间拉回奥运赛场。

体操动作已成为伴随他终生的肌肉记忆,“一辈子都忘不了”。15岁从湖南省队进入国家队后,出场示意亮相这个动作,李小鹏就练了整整一年。细节他记得一清二楚,“举手的角度,头稍微要抬一点点,眼神看到哪里,双腿要并拢,头不是直直的,而是靠着右手边。接着落地以后举手和身体45度角,但转过去对裁判行礼又是要平角的。”

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十岁,虽进入商界十余年,依然是亲和邻家的感觉。问他商业世界和体操赛场一致的是什么,李小鹏说当下的他在商业上和2004体操赛场上的他有着某种相似性,比如经验尚不足。

“就像跳马一样,我现在还不会去抱怨跑道不好,还没到那个时候。可能过了多年以后再回看,我会说为什么赛道不好呢。”他说的是2004雅典奥运会跳马决赛,那是他第一次感到赛道出了问题。

回想职业生涯,李小鹏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失败的雅典奥运会。那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,他只拿下一枚铜牌,灰溜溜回到北京。在宿舍,他看着电视里女排在比赛,刘翔在比赛,最大的感觉是不真实,“我好像从来都没去过。就像一个噩梦结束了,看着人家拿冠军”。对比上一届悉尼奥运会拿下两块金牌,回家像英雄一样到哪都是庆功活动,落寞可想而知。

更糟的是,伤病还加重了。

李小鹏从5岁开始练体操,进了专业队后手皮一度全部磨掉,但突飞猛进的成绩是最大激励。1997年16岁的他在瑞士和团队一起拿下世锦赛团体冠军,也是他第一个世界冠军,两年后的世锦赛他在强项跳马上拿下世界冠军。一个细节可看出他当时的冲劲,那场比赛双杠预赛他就尝试用新难度去挑战,结果因为失误没能进决赛。2000年悉尼奥运会他获得了男子团体和双杠两块金牌,2003世锦赛他成为“三冠王”。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他已拿下13个世界冠军,距离偶像李宁的14个只差一步之遥。在雅典奥运会夺金,李小鹏和外界一样认为自己顺理成章。

但谁也没有想到,在最重要的男子团体比赛中,极有竞争优势的中国队竟然遭遇滑铁卢,未能如愿夺牌仅获得第5。这给后来进行的体操单项赛的选手带来了巨大压力,在重压之下,跳马决赛时李小鹏步点跑错,出去就感觉到不对,最后一屁股坐在地上;双杠发挥还不错但落地没站稳,最后只拿到一个双杠单项铜牌。走下领奖台,李小鹏就把橄榄叶桂冠拿下来了,“那个时候就是彻底失败,而且摔得很惨,对职业生涯是一个很大的打击”。体操队也因此被外界嘲讽为摔跤队。

现在回头看,李小鹏知道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,但诚实地讲也遇到了一些场地因素。“那是唯一一次我会对器材、场地有抱怨,跑道起伏不平,我感觉一脚高一脚低,再加上各种压力,紧张⋯⋯但我失败了,不会去说是场地的问题,人家会觉得你在找借口。”

如果再来一次他说自己一定会提出申诉。“就那么一次机会,对吧?”

雅典奥运会“惨败”,对李小鹏的打击是沉痛且具体的。如果雅典奥运会有个圆满的结果他或许就退役了,而失败后本能的不甘心,加上2008年又是百年一遇的主场北京奥运会,他做了一个决定:再拼四年。

过程几乎超乎了他能想象的痛苦。

李小鹏先做了一个脚部手术,拿出了一块游离骨。术后花三个月调整恢复,一直到2006年世界杯德国站拿下双杠冠军,他才结束反反复复的伤病状态,感觉一切又回到正轨。

没想到,更暗的时刻还在路上。

2007年在距离北京奥运不足一年时,李小鹏做自由操训练时想上新难度,但跳得太高,落地角度不对,“哐”摔倒了。落地那一刻体操房特别安静,所有人都停下来了,他听到自己骨头响的声音。接着队医跑过来,教练跑过来。总教练黄玉斌、男队教练组组长陈雄当时脸刷白,说不出话来。

CT结果出来了:骨折。奥运会前一年骨折,术后休养要100天,这几乎等于判了他“死刑”:职业生涯完了。

当晚李小鹏的脚异常痛。以前脚痛他就倒立,但那一晚不管用。他想了很多。最终做出了惊人的决定,骨折第三天拖着打石膏的腿出现在了训练场。“反正体操六个项目,脚断了,我还能练上肢嘛。我不能白等三个月,体操这个项目一天都不能歇,否则肌肉记忆就不一样。”

难道就没想过退役吗?“不会想,因为不甘心,想退役的话早就退役了。”他只想背水一战。

打着石膏训练,最痛苦的反而是心理考验。受伤后,李小鹏已不在一线队员名单里,一线队员练的时候,他只能去练别的项目。曾经的冠军成了一个边缘人。他第一次意识到孤军奋战的落寞。

一直到2008年5月,他在天津参加全国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,这是伤愈复出后首次登上赛场,才算看见曙光。

残酷的是,中国体操男团奥运上场的名额只有6个,他上了12个人的大名单且一度是排在第12名。为了争取奥运上场的机会,每个人都想着凸显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,把弱的地方补上,李小鹏拼命练单杠。

三个月后,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赛的前一天,李小鹏和队友踏入国家体育馆进行最后一场赛前训练,他才终于确认自己能登场。

男子双杠单人赛是李小鹏最受瞩目的项目。在这场决赛上,李小鹏看上去很平静。他透露其实主场压力更大,上场时三万多人的国家体育馆座无虚席,观众喊着他的名字,但他刚一举手要去摸器械,空气却静到连自己的心跳都能听到。

“我告诉自己什么都不要去想。我是一个优秀的体操运动员,做的是我每一天重复去练的动作。我已经把自己难度练到最高,动作质量也非常好,怎么样把它展现出来、表演给大家看,结果先不要去想。”他暗示自己,这就是一场表演。

至今他还记得落地那一刻的感受,站稳后最大的感觉是金牌一锤定音了,“我相信在场的专业教练、运动员、裁判,大家都知道就不用看分数,金牌出来了”。

拿下这块金牌的第二天,他醒来第一念头是获得金牌是梦里还是现实中发生的,接着摸了又摸金牌,终于确认这一切不是梦。

一年后,28岁的李小鹏宣布退役。他一下从24小时紧绷的状态松弛下来。“恨不得把以前没干过的事情全都干一遍。”在美国长滩大学学了半年语言,李小鹏享受慢下来的生活和学习的充实,第二年有了家庭。

在事业上他转向了全新的赛道——商业。李小鹏先是成立了一家体育公司,再和前辈李宁合作,2017年又做了护理品牌“植观”,到现在经营了八个年头。

除了冠军光环,除了涉足的商业,李小鹏被外界关注的点还有,他和女儿奥莉在节目《爸爸回来了》被大家认识,热度不减。外界一直对李小鹏好奇:为什么没有进娱乐圈?

他的答案很朴实,“因为自己没有练过,我不知道去做什么”。现在奥莉12岁了,有着女孩的沉静、懂事以及韧劲儿,练过体操,也跳过芭蕾,最近正做PPT申请在学校成立匹克球运动队,爸爸答应当后援队成员。在专业项目上,她开始转练花样滑冰。

相较女儿,儿子动作快且灵,但会偷懒,感觉像极了小时候的自己。儿子很喜欢体操,在体操馆里玩到不想回家。但他没有迫切的望子成龙感。“我没有要求他练成世界冠军,我是提供一个健康的场所,让他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,同时对身体发展非常有帮助。”

陪伴孩子们的时光,李小鹏学会了耐心,想要多花时间陪伴他们。今年他四十三岁了,最近感受到白发多了,身体代谢系统慢了,但从未想过要慢下来,退役在他看来是已退休过了一次,未来还要再冲一冲。

“身体是老了,但心态上不是,觉得自己还很年轻。我以前读过一本书是成龙的《还没长大就老了》,我特别认同这句话。内心自己还是很年轻的,还没长大,我怎么就已经40岁了。”最典型的体现是,他喜欢跟儿子一起玩游戏。

偶尔他会想起奥运赛场上开心的记忆。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拿下两个冠军,奥运村食堂放满全世界的美食,他吃了好多冰激凌,拿着一次性的相机拍照,跟各个国家运动员换纪念章。

还有,北京奥运会进奥运会村是7月27日,那天是他27岁的生日,所有人都要进村参加进村仪式,一坐三个小时,《北京欢迎你》至少听了两个小时。他低头看身上的番茄炒蛋配色西服,在自己国家参加百年一遇的奥运,却不知道能否上场,那种热闹仪式下的忐忑心情,他一辈子忘不了。

现在,李小鹏偶尔还会梦到比赛、训练,梦到训练包没带或要比赛了自己动作还没准备好。前一段时间他又做了一个梦,在梦里现在的他又要参加奥运会,退休的教练黄玉斌又对他提出要求。在梦里李小鹏知道时间过去这么多年了,但跟当初做运动员时一样,“心里挺有底、挺踏实的”。

对于近在眼前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,他最大的希望是,去现场看比赛。“我从来没有在奥运会现场看过其他项目比赛,而且三届奥运会我没有参加过开幕式,因为我们第二天就要比赛。最后一届2008年参加了一个闭幕式,很圆满。”他想要参加开幕式,想亲临中国队的强项乒乓球、羽毛球、跳水、射击赛场,更希望亲临2024年巴黎匹克球项目表演赛。

摄影 黎晓亮、王嘉裕(ASTUDIO)

造型 Sherry

采访、撰文 细补、小秦、FUFU

服装编辑 Steven

美术 mengjin(ASTUDIO)

摄影助理 张浅初、吕伟康(ASTUDIO)

妆发 杨紫惠、译文

服装助理 阿拉塔、Nicole

原标题:《李小鹏:与自我较量 |奥运回响》
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