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普营养】马拉松是“烧糖”还是“烧脂”?
(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)
马拉松是一场比耐力、毅力和科学(训练和知识)的比赛。上周一位微信圈的朋友(应该是位研究生吧)寄来下面的问题:
他这个问题也让我记起当年念本科时,代表我们南京师范大学参加每年南京市元旦迎新长跑的一位77级田径队的佼佼者一定要辅导员为他在跑前准备一碗红烧肉。问题来了:赛前多吃点脂肪能帮助长跑成绩吗?
上周正好要去纽约讲课,我就先把下面这篇关于马拉松供能的文章先寄给了这个跑友:
Bennett, John R MS, CSCS; Kehoe, Michael P PhD Marathon Fueling Techniques: Physiologic Understanding and a Proposed Intake Schedule,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: October 2008 - Volume 30 - Issue 5 - p 56-65 doi: 10.1519/SSC.0b013e318187f1b5
考虑到这位跑友的问题是很多人对跑马拉松(全长:26英里385码,折合成42.195公里)时能量供应常见的误解,我把这篇文章的几个要点小结如下:
※对马拉松运动员而言,能量来自存储在肝脏(liver)、肌肉(muscle)和血糖(blood sugar)里碳水(Carbohydrate)和脂肪(fat);以下是各自所藏的量(以g克)和卡路里(c)(例如,肝脏里所藏的卡路里,即糖原,约70-110克,约为250-450卡路里):
※马拉松运动员,尤其是经过系统训练的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,在比赛中的强度远比通常认识的要高,多在他们的最大吸氧量或心率的75%到90%之间(顶尖运动员在80-90%之间);即使是超长马拉松,也很少有人会在他们最大吸氧量或心率的50%以下跑。
※跑马拉松时的主要能量来自储存的糖原(碳水)和肌内里的甘油三酯(脂肪)。二者在供能上是各有千秋:
糖原
优势:供能快、效率高、不需要氧气。
劣势:存量有限,大约2500卡,若以最大吸氧量85%的强度跑,每英里(1 英里 = 1609米,标准400米田径场4圈 + 9米)消耗120卡,存量只够支撑不到24英里;另外糖原需要3:1比例的水来帮助储存。
脂肪
优势:存量大,若以最大吸氧量60%的强度跑,可供能约2000小时。
劣势:强度必须足够低才能防止细胞缺氧;单位时间计,脂肪代谢需要更多的氧气;脂肪代谢时每消耗一个脂肪分子,需要一个同时消耗一个碳水分子;最直接的脂肪来源是肌肉里的脂肪酸,然而,脂肪酸必须先分解才能用;和碳水供能比,脂肪代谢需要近两倍的时间来提供能量。
※ 强度和水合作用是决定马拉松跑能供选择的“钥匙”。
※肌糖原是马拉松运动员的主要燃料来源,能提供大约2小时的供能;肌糖原储备耗尽之前(消耗到一半左右时),人的奔跑能力就已经开始下降;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可以保持跑速一直到肌糖原消耗到了70%左右。
※下表为不同强度下(以最大吸氧量%计),碳水(CHO)和脂肪(Fat)的供能比例和每英里(mile)跑时,碳水和脂肪所消耗的卡路里:
※碳水是马拉松期间大强度(80-90%最大吸氧量)跑时的主要能量来源,肌糖原是肌肉的首选来源。
※如果用75-90%最大吸氧量的强度来消耗肌糖原,身体里大约只有跑20英里(32.18公里)的肌糖原储备。
※只靠在途中补充运动饮料(通常含6%碳水化合物)来完成马拉松碳水的需求不切实际,因为运动员需要摄入8.3升饮料才能满足这一要求。
※因此,按配速在跑马的全程合理补水、运动饮料和能量包至关重要,下面是用7分钟,6分钟和5分钟完成一英里时能量补充的建议。每个运动员应该根据自己的跑速和身体状况做相应的调整。
小结:
※ 马拉松是个“烧糖”为主的运动,尤其是参加马拉松比赛时。
※在跑马全程科学、合理、个性化地补水、运动饮料和能量对保证比赛成绩和安全都很重要。
※有氧能力(最大吸氧量)越高(因此无氧阈来得晚),烧糖的效率越高。
《中国临床营养网》编辑部
本站动态栏:
截止到 2024 年 8 月 29 号上午 8:00 时,本平台关注人数为:379341 名。阅读原文查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